網站首頁
|
歷史上的今天
|
精彩文摘
|
歷史事件
|
歷史人物
|
圖說歷史
|
節日大全
當前位置:
非常日報
>>
歷史檔案
>> 歷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世界荒漠化日
6月17日(當天)
自閉癥自豪日
6月18日
世界難民日
6月20日
世界滑板日
6月21日
全部
重大事件
出生日
去世日
紀念日
1967年6月17日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
28
)
53年前的今天,1967年6月17日,在我國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這次試驗是中國繼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發展方面的又一次飛躍,標志著中國核武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925年6月17日 國際聯盟通過日內瓦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議定書,《日內瓦議定書》
(
8
)
95年前的今天,1925年6月17日,國際聯盟在日內瓦召開的“管制武器、軍火和戰爭工具國際貿易會議”上通過《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即《日內瓦議定書》,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37個國家簽署。
1900年6月17日 八國聯軍攻占大沽炮臺
(
6
)
120年前的今天,1900年6月17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大沽炮臺。此役,清軍擊毀敵艦6艘,斃傷聯軍255人,日海軍大佐被擊斃。守臺清軍將士陣亡700余人,北洋海軍最大的巡洋艦“海容”號和4艘魚雷艇被聯軍擄走。大沽是天津門戶,東臨渤海,北靠京山鐵路,位置極重要。
1902年6月17日 大公報創刊號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
(
4
)
118年前的今天,1902年6月17日,信奉天主教的滿族立憲黨人英華在天津創辦《大公報》。英華創辦《大公報》,得到天主教資本家柴天寵、天主教堂主教樊國梁支持,集股逾萬。英華自任社長,同時也撰寫政論文章。大公報是迄今中國發行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也是49年以前影響力最大的報紙之一。
1950年6月17日 中央音樂學院在天津正式成立
(
1
)
70年前的今天,1950年6月17日,中央音樂學院正式成立。是由華北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東北魯迅藝術學院音樂工作團、南京國立音樂院和它設在常州的附屬少年班、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燕京大學音樂系等合并成立的。當時,許多音樂界著名人士都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的籌建工作。
1907年6月17日 楊翠喜妓案加劇清廷內部傾軋
(
0
)
113年前的今天,1907年6月17日,翰林院侍讀學士惲毓鼎在奕匡的授意下,參協辦大學士、外務部尚書瞿鴻基暗通《京報》報館,授意言官,陰結外援,分布黨羽,懷私挾詐,請予罷斥。當日,慈禧太后將瞿鴻基革職回籍。鴻基固嘗密請赦還康梁,正中太后之忌。此次奕匡乘機賄惲毓鼎劾之。同時將岑春煊排擠出京。《京報》也被勒令停止出版。
1911年6月17日 保路同志會在四川成都成立
(
0
)
109年前的今天,1911年6月17日,中國商辦川漢鐵路股東大會在成都組織“保路同志會”。不久,四川省等地也紛紛成立“保路同志會”。“保路同志會”是以“保路廢約”為宗旨,抗議清政府將已歸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同時反對清政府與英、美、德、法四國銀行財團勾結,把鐵路建筑等權利出賣給帝國主義的群眾性組織。
1915年6月17日 土耳其屠殺大批亞美尼亞人
(
0
)
105年前的今天,1915年6月17日。“今天清白的人明天就可能犯罪。”土耳其內政部長塔拉特·帕夏批準可隨意“放逐”亞美尼亞人。如果亞美尼亞人面臨的命運真的僅僅是被放逐的痛苦,他們倒可以謝天謝地。可事實上,亞美尼亞人是被趕到一個隱秘的地點,迅即遭到殺害。
1942年6月17日 皖南事變中被俘的新四軍將士發起“赤石暴動”
(
0
)
78年前的今天,1942年6月17日,皖南事變中被俘的新四軍將士發起“赤石暴動”。“同志們沖呀”,一聲令下,霎時間,80多位新四軍勇士如出籠的猛虎,疾速越過田野,沖上山頂密林深處,奔向武夷山革命根據地,大部分同志與閩北游擊隊勝利匯合,赤石暴動成功了!
1948年6月17日 人民解放軍打響豫東戰役
(
0
)
72年前的今天,1948年6月17日,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及中原野戰軍一部舉行豫東戰役(亦稱開封、睢杞戰役)。中共中央軍委鑒于陳毅暫時到中共中央局工作,不能參加此次作戰,確定由粟裕副司令員全權指揮。參戰部隊有華東野戰軍8個縱隊、中原野戰軍兩個縱隊、冀魯豫和豫皖軍區部隊各一部,約20萬人。這是一次包括攻城和運動戰在內的大規模殲滅戰。
·
1944年6月17日 中共對美、蔣方針作出指示
(
1
)
76年前的今天,1944年6月17日,中共中央致電王若飛就對美、對蔣方針問題作出指示。中國共產黨開始為內戰做好準備,擴大武裝,擴大解放區。
>> 詳情
·
1980年6月17日 科學家彭加木在新疆羅布泊失蹤
(
1
)
40年前的今天,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時,科學家彭加木因在新疆羅布泊科學考察中缺水,主動出去為大家找水,不幸失蹤,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遺體。對于他的失蹤,在全國曾風傳過各種說法猜測。多年來,官方和民間曾多次發起尋找,均一無所獲。 相關詞條:
彭加木
·
1888年6月17日 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出生于但澤南部魏克塞爾河
(
0
)
132年前的今天,1888年6月17日,閃電戰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Heinz Wilhelm Guderian) 生于但澤南部魏克塞爾河附近的Culm(當時屬德國,現屬波蘭)。 相關詞條: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
1898年6月17日 張太雷同志出生于江蘇省武進縣(今常州市)
(
0
)
122年前的今天,1898年6月17日,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張太雷同志出生于江蘇省武進縣(今常州市)。 相關詞條:
張太雷
·
1951年6月17日 第一次僑務會議在北京舉行
(
0
)
69年前的今天,1951年6月17日,在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主持下,第一次僑務會議在北京舉行。廖承志同志在會議上提出僑務工作基本方針報告。本次會議通過了這個報告以及有關華僑土地改革、救濟歸國難僑、舉辦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加強僑務機構等各項決定。
>> 詳情
·
1954年6月17日 麥卡錫反共逆流破產
(
0
)
66年前的今天,1954年6月17日陸軍麥卡錫聽證會上,麥卡錫敗陣,自此一蹶不振。在這次聽證會上,電視轉播對于揭露麥卡錫的行動中那粗野的自負、赤裸裸的蠻橫和對現成規則、法律、他人權利及人類禮儀的無情漠視發揮了重要作用。麥卡錫在公眾面前慘敗。如同他突然在政治舞臺上出現一樣,又從此突然從政治舞臺中消失了。
>> 詳情
·
1974年6月17日 倫敦議會廳遭恐怖炸彈襲擊
(
0
)
46年前的今天,1974年6月17日,愛爾蘭共和軍又開始出擊了。這一次,愛爾蘭共和軍在國會大廈最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即具有900年歷史的威斯敏斯特大廳里安放一顆炸彈。
>> 詳情
·
1977年6月17日 文學家阿英(錢杏村)因病逝世
(
0
)
43年前的今天,1977年6月17日,代著名劇作家、文學理論家、文藝批評家阿英(錢杏村)因病逝世。 相關詞條:
阿英
·
1984年6月17日 中國首次參加國際傷殘人運動會
(
0
)
36年前的今天,1984年6月17日至29日第3屆國際傷殘人運動會在美國紐約州納索縣舉行。中國首次派出41人的傷殘體育代表團參加比賽,有18名截肢運動員和6名盲人運動員參加田徑、游泳、乒乓球的比賽。獲2枚金牌,13枚銀牌,9枚銅牌。有7人共破傷殘人世界記錄。
>> 詳情
·
1462年6月17日 瓦拉幾亞大公試圖刺殺奧斯曼帝國皇帝穆罕默德二世
(
0
)
558年前的今天,1462年6月17日 瓦拉幾亞大公弗拉德三世率領軍隊夜襲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軍營,試圖刺殺其皇帝穆罕默德二世。
·
1528年6月17日 《明倫大典》修成,世宗朱厚熜親自為之序
(
0
)
492年前的今天,1528年6月17日(明世宗嘉靖七年六月辛丑)《明倫大典》修成。世宗朱厚熜親自為之序。宣示史館,刊布天下。
·
1775年6月17日 美國獨立戰爭史上的一個重要戰役班克山戰役爆發
(
0
)
245年前的今天,1775年6月17日,2000多名英軍向波士頓附近的制高點班克山發動猖狂進攻。據守在那里的3000名民兵,在武器差、彈藥少的劣勢下,仍然表現出驚人的戰斗力。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敵人的猛撲,使敵傷亡過半,損失慘重。在革命的輿論推動下,華盛頓以大軍包圍波士頓,切斷了英軍的陸地供給線。
>> 詳情
·
1940年6月17日 貝當宣布法國停火,同德國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
(
0
)
80年前的今天,1940年6月17日,法國新總理貝當元帥發表廣播講話,宣布已經向德國探詢停戰條件,宣稱“必須停止這場戰斗”。要說一句的是,當1939年有人建議他競選總統時,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總統是戰敗后的元帥來充任的職務。”由此可見他投降時的悲涼心情。 相關詞條:
亨利·貝當
·
1944年6月17日 冰島共和國成立
(
0
)
76年前的今天,1944年6月17日,冰島共和國正式成立。冰島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十個國家之一,1944年6月16日冰丹議會正式宣布解散冰丹聯盟,次日成立冰島共和國。
·
2014年6月17日 湖南衡陽某軍械倉庫發生爆炸事故
(
0
)
6年前的今天,2014年6月17日16時45分,湖南衡陽某軍械倉庫發生爆炸事故,造成17名官兵遇難。目擊者稱,爆炸持續了數分鐘,現場騰起蘑菇云。軍械庫附近一些村莊民居受到一定影響,“很多房子玻璃都被沖擊波震碎了”,不少居民以為發生了地震。
>> 詳情
·
1239年6月17日 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出生于威斯敏斯特
(
0
)
781年前的今天,1239年6月17日,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出生于威斯敏斯特,亨利三世之子。 相關詞條:
愛德華一世
·
1882年6月17日 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生于俄羅斯圣彼得堡附近
(
0
)
138年前的今天,1882年6月17日,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生于俄羅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奧拉寧堡(今羅蒙諾索夫), 相關詞條:
斯特拉文斯基
·
1922年6月17日 直奉兩系停戰議和,簽訂和約
(
0
)
98年前的今天,1922年6月17日,在英帝國主義干預下,直奉兩系停戰議和,簽訂和約。雙方自19日始將軍隊撤退,終結戰爭。 相關詞條:
直奉戰爭
·
1900年6月17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徐海東生于湖北省黃陂徐家橋村
(
0
)
120年前的今天,1900年6月17日,中國工農紅軍及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之一徐海東生于湖北省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徐家橋村。出身貧寒,當過11年窯工。 相關詞條:
徐海東
·
1917年6月17日 梅西納山脊戰役爆發
(
0
)
103年前的今天,1917年6月17日,梅西納山脊戰役。梅西訥山脊戰役是協約國最成功的一次戰役,然而德軍僅用數月又再度拿下了60高地,那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終前一年半,炸死炸傷德軍2萬余人。60高地的19分鐘的爆炸,造就世界歷史上最大一次人工爆破報站延綿長度相當于從倫敦到都柏林。
·
1938年6月17日 新四軍正式加入華東抗戰
(
0
)
82年前的今天,1938年6月17日,新四軍在江蘇韋崗伏擊日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正式加入華東抗戰。“彎弓射日到江南,終夜喧呼敵膽寒。鎮江城下初遭遇,脫手斬得小樓蘭。”新四軍衛崗首戰捷報傳來,時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的陳毅即興寫下上述詩句。
·
1953年6月17日 東德六一七事件
(
0
)
67年前的今天,1953年6月17日,東德爆發反對蘇聯的工人運動。原本是6月16日東柏林300名建筑工人因抗議國營公司領導提高工作定額而不加薪的一次小規模的經濟罷工,但是當天工人的要求被拒絕的消息被位于西柏林的美戰區電臺廣播之后,于此日發展成為一場遍及東德各大城鎮的人民群眾示威游行,提出了撤走一切外國軍隊,實行言論和新聞自由,釋放政治犯,舉行全德自由選舉等政治口號。開始是東德人民警察維持治安,后來駐德蘇軍出動坦克上街,驅散示威群眾,導致55人死亡。為了紀念六一七事件,西柏林通往勃蘭登堡門的大街被命名為“六月十七大街”。
·
1954年6月17日 中國與英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
(
0
)
66年前的今天,1954年6月17日,中國與英國雙方同時發表了聯合公報,建立了代辦級的外交關系。英國駐北京代辦杜維廉于7月8日向周恩來遞交了代辦委任書。9月2日,中國向英國發出了任命宦鄉為駐倫敦代辦的照會。10月10日,英方表示同意。周恩來說,英國只同意我們建交原則的一半,我們就同他們建立半外交關系,即代辦級。
·
2011年6月17日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了關于性傾向和性別身份的人權決議
(
0
)
9年前的今天,2011年6月1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以23票贊成、19票反對和3票棄權通過了關于性傾向和性別身份的人權決議,這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或聯合國大會歷史上第一次投票通過同性戀人士權益的決議。
·
2017年6月17日 葡萄牙中部發生森林火災已致至少62人死亡
(
0
)
3年前的今天,2017年6月17日,持續高溫的葡萄牙中部大佩德羅岡山區突發森林火災。火災造成62人死亡,另有54人受傷。
·
1907年6月17日 同盟會內部分歧,章炳麟與孫中山對立
(
0
)
113年前的今天,1907年6月17日,孫中山在港為發動國內革命,派日人萱野長知回日本購買村田式快槍2000支,每支帶彈600發。村田式快槍是落后武器,事為平山周、和田三郎、北一輝等日本友人得知,即轉告章炳麟和宋教仁。章炳麟大憤。
>> 詳情
·
1397年6月17日 丹麥、瑞典和挪威簽訂《卡爾馬條約》,卡爾瑪聯盟形成
(
0
)
623年前的今天,1397年6月17日,丹麥、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一個距離丹麥邊境很近的城市卡爾馬一個堡壘內舉行會議,并簽訂《卡爾馬條約》。條約約定三個王國共同擁戴同一位君主,建立永恒的聯盟。
>> 詳情
·
1972年6月17日 美國發生水門事件
(
11
)
48年前的今天,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 詳情
添加“6月17日”的大事記
前一日<<
6月17日
>>后一日
很有意義 我要分享:
人物
政治家
軍事家
思想家
教育家
活動家
文學家
藝術家
科學家
歷史名人
當代名人
明星
社會
政治
經濟
外交
工業
農業
民族
公益
企業
組織
軍事
國內戰爭
國際戰爭
軍事武器
軍事活動
軍事部隊
科技
航空航天
IT通訊
醫療醫藥
科技產品
文化
教育
文學
藝術
戲曲
影視
體育
宗教
建筑
考古
自然
動物
植物
現象
宇宙
生態
災難
自然災難
社會災難
地質災難
水文災難
瘟疫
火災
恐怖暴力
空難海難
交通事故
意外事故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10-51660219 傳真:010-51662132
亚洲欧洲际中日韩